top of page
搜尋
Tim Shen

IPM 綜合蟲害防治管理

歷史文明的演進過程,人類與大自然的鬥爭從沒間斷,人類在發展農業和建設的過程中,把不受我們歡迎的動、植物種類歸納是『有害的』,應該消滅它們。幾世紀以來,我們試圖發展各種方法和工具,意圖控制這些我們認為有害的物種,更在過去九十年間, 人類使用最新技術研發出來的高毒性的化合物,廣泛運用在農作物及建築物,想藉此來控制蟲害。然而,當這些防治工具推陳出新的同時,其他的科學研究領域也隨著孕育而生,例如生態科學,研究觀察凸顯出一個根本問題,人類使用的控制方式手段讓我們在與大自然環境的戰爭中,不僅沒有贏、更把人類與所有生態物種推向高風險環境。這就是瑞秋·卡森在《寂靜的春天》中向大家傳遞的信息。


為什麼這是場徒勞無功的戰爭呢?辦公大樓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方式,傳統作法都是定期在大樓內噴灑化學藥劑,而不管是否有嚴重蟲害問題,這樣的作法,衍生出二個問題,一是有毒的化學藥劑瀰漫存留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,二是蟲害問題依然存在。


上述第二點是只使用化學藥劑來抑制蟲害的主要問題;由於害蟲繁殖週期快速,施藥後仍存活的個體,會複製基因傳遞至下一代,促使蟲害族群逐步進化對化學藥物產生抵抗力,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實-除蟲藥劑對於已產生抵抗力的物種是無效的,也就是卡森在六十年前即提到的『抗藥性』。


因這些殺蟲劑都不是只針對蟲害,通常會引發對人體健康的安全疑慮,但卻要數十年才能確知。在台灣常見、合法的殺蟲劑『陶斯松』(Chlorpyrifos),就是一個很好例子,這個殺蟲劑早在1966年取得專利,直到2016年才在英國大部分地區列為禁用,2020年歐盟跟進,2021年美國禁止該殺蟲劑用於糧食作物。即使美國環保署(EPA)認為它對胎兒時期的接觸會對幼童神經中樞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,而且證據顯示這種化學物質已經擴散到全球,甚至到了南極洲(1)。及至今日,政策制定者對於這殺蟲劑是否應該全球全面禁用,依舊沒有共識。


宏國大樓設置配方無毒的蚊子陷阱
宏國大樓在入口處設置配方無毒的蚊子陷阱

現在有更安全、有效的蟲害管理方法,就是『綜合蟲害防治管理』(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,IPM),基本觀念是我們無法永久將蟲害排除在建物以外,例如辦公大樓。即便我們消滅所有蟲害維持一周,但只要大樓有他們想要的食物或棲息環境,它們又再從四周環境進入建物。


所有IPM計畫的第一步,就是要先分析害蟲的物種與習性,這個分析數據提供了重要資訊,例如季節性變化、進入空間的路徑、什麼樣的潛在因子吸引它們、什麼蟲害造成什麼問題、多少數量才是值得注意的問題…等,才能找出不使用藥劑,且能有效解決的方法。


透過這些資訊,即可建立特定蟲害物種的IPM計畫,再分階段執行防治。首先要預防進入空間的路徑,加強日常的維護管理,例如封好牆上的裂縫及小洞、垃圾正確貯放(尤其是廚餘),以及保持環境整潔,伴隨而來的持續性計畫包含大樓全棟的路徑監測作業、落實清潔衛生的操作程序,與目視觀察是否有蟲害跡象。


IPM計畫對不同蟲害種類將列出二種行動標準,第一種是目視蟲害頻率達「需主動處理」,第二種是目視蟲害頻率達「需緊急處理」,依不同種類的蟲害與它們的特性及潛在風險而有不同的行動標準。舉例看見一隻蟑螂,根據特性可能有更多隻沒被看到,所以蟑螂的行動標準數量是一隻;而蚊子的行動門檻可能設定在五隻(在同時間、同一空間),因為一、兩隻隨著開門或開窗飛進來,不構成太大的問題。


主動處理的順序,依據害蟲物種的特性進行處置或消除,第一階段是物理/機械方式,再來是生物方式,最後是化學方式。化學方式又分成兩種,一種是低毒性化學,包括無機化合物及天然化學,當前述方式皆無效時,最後才使用更高毒性的殺蟲劑。


LEED (美國綠建築認證標章) 有兩個得分點與『綜合蟲害防治管理』有關,第一個得分是在整棟大樓中實施綜合害蟲管理計劃的狀況,範圍包含整座大樓及其周邊。第二個得分涉及如何以更永續的方式管理戶外場地,並確保遵循綜合害蟲管理計劃的規定。這點很重要,因為許多大樓都是一個廠商在大樓內實施綜合害蟲管理計劃,另一個戶外景觀維護廠商實施戶外的蟲害管理。


『綜合蟲害防治管理』在台灣是一個相對較新穎的概念,普及化速度緩慢,尤其是商業大樓,有幾個原因:


一是似乎是物業管理人員只要遵循行業慣用做法,即便沒有解決問題,也不會被責難,就像是定期執行環境消毒作業。然而如果嘗試一些完全不同的方法,例如執行『綜合蟲害防治管理』計畫,但還是在大樓看到害蟲,即便這純粹是認知上的問題,物管人員得冒著被批評責難的風險。


二是源自於大家對使用殺蟲劑的後果普遍缺乏正確了解,也就是不斷重複的使用殺蟲劑會產生抗藥性與環境中藥劑的殘留,而對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。


在執行IPM蟲害整合管理計畫時,我們最大的難度就是改變租戶對於『噴灑藥劑』觀念,如何兼顧噴藥與不噴藥『兩者之間的平衡』,是我們所面對的最大挑戰,剛開始很多租戶只要看到蟲害,就會立刻打電話來服務中心要求噴藥,因為他們不理解噴灑藥劑所帶來的環境影響衝擊,過度的使用藥劑將讓這些害蟲出現抗藥性,使得藥劑逐漸失效,為了有效地撲殺這些害蟲,就必須將藥劑成分濃度倍數不斷的提高,但相對的也會造成環境污染,讓空氣中留下更多的有害物質。
宏國大樓物業管理部陳世芳經理

執行『綜合蟲害防治管理』需要投注更多的精力,因為需要持續監控和採取對應措施,以防止害蟲進入建築物。宏國大樓的綜合害蟲管理承包商「IN & OUT室內外生活環境科技有限公司」(2)的創辦人朱正強先生也指出,傳統依賴化學藥劑來抑制害蟲的做法很容易,不需要監控觀察任何事物,只要定期噴灑殺蟲劑即可;反觀IPM是一個挑戰,除了例行檢查,還需要開發出創新、無毒害的防治方法。


舉例宏國大樓對付蚊子的入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隨著幾千人每天進出大樓,還有開放的停車場入口讓昆蟲進出無礙,讓蚊子完全阻隔在外是不可能的,朱先生的團隊根據蚊子的天性,開發多管齊下的防治方式,把會造成租戶困擾的蚊子數量降到最低。


從宏國大樓入口附近收集的蚊子群
從宏國大樓入口附近收集的蚊子群

蚊子喜歡躲藏棲息在一個地方,再伺機叮咬人,出入大樓的大門口植栽盆景便是一個最好的藏身之地,「In & Out」防治廠商用黑紙包裹的開口罐子,裡面裝水加上產生二氧化碳無毒的特殊秘方,蚊子會追蹤二氧化碳足跡來叮咬人,並且它們產卵在水裡,孵化成幼蟲直到成長為成蟲(蚊子)。這個陷阱不僅能捕捉蚊子,還確保在這裡面的卵無法生長。


此外,在入口處設置一組利用二氧化碳誘捕並搭配網路攝影機的設備,讓朱先生的防治團隊成員可以隨時透由遠端識別蚊子種類,如發現蚊蟲種類是屬於危險疾病的傳染媒介,例如登革熱,則立刻通知大樓物業管理人員,所有被誘捕獲的蚊子由「In & Out」防治廠商帶回他們的實驗室做進一步的判讀生物種類,隨時為改善綜合蟲害管理計畫提供有用的資訊。


宏國大樓非化學捕蚊器與遠端蟲害智慧辨識裝置
非化學捕蚊器與遠端蟲害智慧辨識裝置

宏國大樓的IPM計畫透過注重執行的細節,讓我們交出傲人的成績,自2021年起實行這計畫後,就未再使用殺蟲劑作定期消毒。僅有一次在大樓戶外景觀樹木緊急使用殺蟲劑,因為突然出現大量具侵略性的飛蛾物種,這種飛蛾在台灣沒有天敵,它的幼蟲會快速的啃食樹木的葉子,並造成樹木死亡。具豐富物管經驗的經理陳世芳,對於綜合蟲害管理所帶來的益處深具信心,「這是正確的做法,我們不會再回到傳統的害蟲防治方法。」


儘管使用『綜合蟲害防治管理(IPM)』可以帶來顯著的成效,且更適用在使用殺蟲劑有高風險的地方,例如醫院、學校或是用來貯存食物的空間,但在台灣,對於IPM的接受度依舊令人失望。但是In & Out的朱先生對於未來抱持樂觀,因為台灣正掀起ESG浪潮,將有更多組織團體終究會理解『綜合蟲害防治』系統對於環境、社會及公司治理上所帶來的益處。


16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